长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860|回复: 1

怎样培养出高情商宝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6 15: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南京
  首先,培养孩子富有爱心、同情心,懂得关心别人,与人分享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到花博园赏花,我女儿(那时才一周岁六)伸手要摘花丛中的花时,她爸爸就告诉她说:“那些花长得很好也很漂亮,你要是把它摘了,它会痛痛的。”我女儿听了,就缩回伸出的小手,不好意思地笑了。不仅如此,我们还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机会,逐步培养孩子学会亲切待人、愿意分享,比如家里来了客人,她就会大方地把她的玩具、桌上的水果、柜子里的饮料搬出来递给客人;客人要回去时她还会自己拿袋子装一些让人带回去,虽然客人不拿她的东西,她也会说:“没关系,我还有呢。”有时我们还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她学会宽容别人,乐意关心和帮助别人等。
  其次,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独立性和适应能力。
  生活中,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帮助幼儿树立信心,使幼儿能够学会独立适应并解决问题。比如,我有时把她想要的东西放得高高的,或放在她看似拿不到的地方,她很想拿可又够不着。我们大人也不急着帮忙,只是告诉她要自己想办法。我女儿起先是着急,恳求我们帮忙,后来看毫无结果就自己动脑筋了,有时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好多次她都能用椅子垫脚,用晾衣用的叉子,或者其它办法拿到她想要的东西。拿到后的那种快乐与喜悦洋溢在她的脸上、身上,让我们也感到她的点点滴滴都在进步。这样既取消了她碰到问题的依赖思想,又能培养她独立思考、勤于动脑的好习惯。因此,设计一些障碍,让孩子学会处理事情,并获得成功的快乐与喜悦。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独立性和适应能力,便于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中出色地担当好自己的角色。
  第三,培养孩子从小学会情感表达和控制情绪的能力。
  3-6岁的幼儿是情感、控制能力等培养的最佳时期。感情的激励是培养良好情感的基础。父母慈爱地同孩子点头微笑,经常搂抱孩子,在他不舒服时给予关怀和安慰,奠定了爱和信任的家庭关系。孩子将来在这基础上就能学会愉快的情感表达。而喜悦、愉快的情绪能明显地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情绪愉快、无忧无虑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地进行探索和求知,从而使学习收到较好的效果,智力获得较好的发展。
  第四,培养孩子一定的社交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6岁的幼儿还不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不能主动地解决矛盾。但是他们已经开始产生了一定的交往需求和交往欲望。家长可以利用很多的机会,培养幼儿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家长可以指导幼儿自己解决;在幼儿议论同伴时,家长可以对幼儿进行是非观念的教育。从小培养幼儿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要让他们去适应集体生活、适应社会,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并能受人喜欢,这就让您的孩子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第五,从小培养孩子有礼貌,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日常生活中,从小培养孩子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如按顺序排队等候,既培养了孩子的耐心,又提高了他文明的素养。还有,如在公共场合不随便丢垃圾,教育孩子讲卫生的同时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文明的举止是很容易学会的,而且会对孩子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未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的人生幸福美满,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重视对孩子的情感教育,为他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文是有www.njnfmp.com整理转载
发表于 2012-4-8 23: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西藏那曲地区

回帖是一种美德

感激lz分享啊~~~~~!!!!!!!!!!!!!!!!!!

大家有空,帮小弟看看。。。。。。。。。谢谢了啊
相关的主题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 关于百叶龙 | 产品服务 |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手机客户端下载
网站运营:浙江简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告热线:18599999946    站务处理QQ:491513048   TEL:0572-6666141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5029588号 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E0052470号 Copyright©2009-2023 WWW.CX-BB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东方绿洲律师事务所  沈学峰  律师  公安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5220200080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