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9月10日消息(记者李楠 车丽 广西台记者梁泰)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已经离校但是还没有就业的大学生。九月,随着大学新生走进校园的脚步,今年全国有660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目前还有一部分毕业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让我们首先来认识几张正奔波在人才市场的新闻面孔。 9月8号,广西人才市场举办的一场综合人才招聘会,来到现场的多是30来岁的年轻人。秦敏抱着厚厚一摞简历从记者身边穿过。上午11点半她发出去13份简历,但是现场并没有收到一个企业明确的回音。 秦敏:东找西找很多事,特别很没有发展前景的,但是这样的很难找,很容易打击自信心的。在这个年代现在行政方面有比较好的工作,都需要很长时间工作经验,还有一些证书,就会行之可效了。 秦敏说,自己的信心被打击了无数次。5年前,她毕业于桂林医学院药学专业,刚毕业时,一直想进事业单位工作的她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屡次碰壁。最后只得先委身摆地摊卖饰品来挣生活费。秦敏也想过自己创业的念头,想到既没本钱,有没做经验,就一直犹豫到现在。 秦敏:以前也摆过小摊点,也想自己做,想单干也不是那么容易单干的,因为也毕竟也需要本钱,向银行贷款也不是很现实,利息太高。莽撞地出来很容易倒下,人要先学会走路才能跑。 与心态平和的秦敏相比,来自广西武鸣县的小潘显得有些沮丧。他今年毕业于重庆工商大学财会专业,也是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他很看中的一家企业并没有给他面试机会。 小潘:毕业财务方面都要有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这些方面跟社会上在职人员有点差距。我觉得没有什么,毕竟人是适应社会,不是社会适应人,所以我只能慢慢接受去适应。 小潘说自己周围很多同学都在考虑自主创业。不过他自己还是很担忧,他说,没有本钱,创业的念头连想都不敢想。 小潘:虽然网上电视上都说有创业资金,我感觉真正拿到的没有多少。一半创业都是那种家底比较殷实,父母对他们支持比较多一点才有这种想法。因为毕业出来一两年,大部分都需要在基层磨练一下、历练一下。
听到秦敏和小潘的讲述,一方面他们求职的心态趋于平和是好事,而另一方面,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又出台了哪些新的针对性的举措?对此,记者专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统筹就业处处长谢瑗。 为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新招收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达到一定比例的,可按规定申请最高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统筹就业处处长谢瑗表示,经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总体好于往年,但目前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谢瑗:高校毕业生今年是660万人,比去年的631万增加了将近30万人,量的扩张是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另外,从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与社会上的用人需求还是存在一些差距。再者,现行的就业服务方面与高校毕业生本身的特点和需求相比,存在着针对性不够强的一些问题。 针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统筹就业处处长谢瑗表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在创业地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同时还将贷款额度从以前最多只能贷款5万元提高到10万元。此外,毕业生创业从事微利项目的,中央财政给予全额贴息。 同时,国家明确提出允许高校毕业生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谢瑗:以前国务院文件明确规定,大专以上毕业生可以在就业地落户,今年规定在创业地也可以落户。再者,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可以享受培训补贴。培训补贴的范围从以前的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扩大到整个毕业年度的高校毕业生,从当年1月1号到年底12月31号期间,参加创业培训可以享受补贴,主要是为提高创业能力。 据了解,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